當你已經了解到,空間以各種形態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但,你 是否曾經用心去比較、感受過空間形態之間的不同呢?或者,你是否能體察到空間帶給你的心理變化? 你有沒有過置身於某種環境的經驗,在空間的氛圍中你產生了「擁擠或開闊;吵鬧或寧靜;舒服或緊張」…等等,不同的情緒變化呢? 還是,你曾經觀察過生活的細節。空間會因為它的大小、色彩、亮暗。或是空間中安置的物件、物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特殊的設計… 等,影響到你的心理變化。 這種空間造成的感覺,非常主觀且因人而異。相信,只要願意開啟感官的接收器,用五官去搜尋、感受之間的變化,人人都會有獨特的收穫喔!
德國攝影師康迪達.赫弗擅長拍攝空無一人的公共空間。在她鏡頭下的圖書館、美術館、劇場、運 動場…等等,都好像是時空凍結一般,透露出一股詭異、靜謐地氣氛。 透過她的取景,人完全從環境中抽離,空間回歸到本身最單純的原始結構。而這時,空間到底透露了什麼訊息?人與空間的關係又形成什麼樣態?創作者留下思考空間,讓觀眾反思,「人與空間、空間與空間」相互之間的關係? 空間本身或許沒有喜怒哀樂、也沒有愛恨情仇。但,經由人類的介入,在空間裡活動、生活,在建築中演繹人生。空間裡不僅留下了時間的鑿痕,更被營造有出如人一般,有感情、有故事、有好惡的豐富性格。
安東尼.高第是西班牙著名的建築師,出生於巴塞隆納。他的建築哲學「以自然為師」,從自然界找尋靈感,成了他一生堅持的創作信仰。 不論是他所設計的奎爾公園、米拉之家,還是著名的聖家堂。都取法於動植物的造型,運用充滿生命力的曲線、有機的型態,建構出獨特且充滿創意的「高第」風格。 而聖家堂是他畢生最偉大的創作,他將人生43年的歲月,完全貢獻給這棟天主教堂。 高第同樣延用了自然元素,將宗教歷史、聖經故事、人文、藝術之美,通通凝鑄在這座世界文化遺產中,構築出既神聖又震撼的空間。
興建於1397年的鹿苑寺,至今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由於外牆貼滿了熠熠發光的金箔,因此以「金閣寺」聞名於世。 金閣寺座落在典型的日本庭園中,所謂的日本庭園,是依循日本神道、佛教或禪宗中,自然與人的關係之哲學觀,所創造出的庭園風格。具有簡單、不對稱設計的特色, 造出用來冥想和沉思的環境。 金閣寺寺體建築緊鄰著鏡湖池畔,滿圍著楓樹、松樹、矮木叢,在巨石、 假山的區隔下,錯落出多重角度的空間感。 設計者企圖將自然景色融入住宅環境,利用園林造景技術,創造出「一步一景、轉個角度變景」的空間魔法。請仔細欣賞金閣寺的庭園與建築設計,體會在空間中流轉,步移景換的情趣吧!
當我們由室外走進室內空間時,除了建築物本身內外環境的空間、光線的轉換外,建築物內部空間也因為特殊的設計、擺設,為人們帶來了不一樣的空間感受。 室內的樓梯、電梯是連接上下樓層的主要通道,建築師常透過巧妙的造型設計,營造出不同的空間感受喔! 位於歐洲的梵諦岡博物館,館內的螺旋樓梯造型奇特,就像是鸚鵡螺,螺旋型的剖面,更像是芭蕾舞者手上的旋轉彩帶,由上而下一層層流動延伸。引導觀眾產生了特別的空間感受,這種巧思,是不是更活化了博物館內部的空間氛圍呢?
座落在滿是植物庭園中的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全館室內與室外,靠著一大片的玻璃帷幕作為分界,它強調的是建造於「森林中的美術館」。 在建築上,設計團隊將戶外的陽光與景色帶入室內,讓人們坐在窗邊休憩、或喝咖啡時,也能感受到玻璃帷幕與陽光的互動。體會在不同時間、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中,既人工又自然、如室內也室外的空間交融感。 想一想,這跟一般的美術館、博物館建築風格有那裡不同?你喜歡這樣的設計嗎?這樣的空間又帶給你什麼樣的新感覺呢?
我們生活周遭的房子,通常是建得方方正正、平平穩穩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人類的住居,一定只有這種形式嗎? 看!這一排像是骰子的建築物,雖然緊密排列,但卻歪歪斜斜,好像快要傾倒的危樓一樣。它們竟然是一棟棟精密計算,故意傾斜45度的方塊屋! 這組建築是位於荷蘭鹿特丹的社區,它是現代建築的實驗產物,建築師巧妙的利用結構力學原理,讓歪斜的建築結構,達成平衡、堅固的基本要求。你能想像當人住進這種奇怪屋中,會是什麼感覺呢?
哇!這一棟像是隨意堆疊的盒子又像是積木疊疊樂,看來一層層長高的建築物,好特別啊! 它是位於紐約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該館專門展出前衛的當代藝術品,例如:抽象藝術、裝置藝術與新媒體藝術…等。 為了彰顯出不同於傳統藝術類型的展示中心,建築師們打破傳統的建築形式,以新奇有趣的創意,打造出這棟奇特的現代建築。 除了造型特殊之外,建築外部的材質也是經過巧思設計的喔!陽光會隨著時間的變化,透進外牆的鋁網中,讓室內產生不同的光影變化,這樣的建築空間設計,是不是相當有趣呢?你想不想走進博物館一探究竟呢?
氣派的水晶燈、精雕細琢的傢俱、花紋繁複的地毯、金碧輝煌的牆壁與天花板。這麼華麗的房間,是童話故事中王子、公主的城堡嗎?沒錯,這確確實實是國王的城堡喔! 凡爾賽宮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耗時29年,花費許多人力、物力、金錢所擴建而成的行宮。宮中共有大大小小二千多個房間。無論是招待賓客的交誼廳、皇室的寢宮、戶外的花園、噴水池…等,都極盡的金碧輝煌。充分展現出國王富可敵國的財力與高雅的藝術品味。 這麼巨大的空間,不只富麗堂皇,更收藏著法國大量的歷史與藝術瑰寶,在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法國的熱門觀光景點喔!
除了生活的空間與我們緊密相連外,在藝術家的創作世界,他們也透過色彩、線條、構圖…等,營造出空間的獨特樣貌,傳達給觀眾不同的情緒感受。 我們感受一下挪威畫家孟克的繪畫空間,試著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吧!畫面中的主角,睜大眼睛、張大嘴巴,一臉恐懼的大聲吶喊。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呢?藝術家透過擾動、扭曲的線條、強烈鮮明的橙、紅色調,營造出一種情緒飽滿、空間扭曲的負面氛圍。與畫中人物的表情剛好相互呼應。 試著想像一下,如果你當時正走在橋上,你會感染到什麼樣的心情呢?你是否也接收到孟克傳達的情緒呢?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出孟克這麼激烈的表現方式?讓我們聽聽他的故事吧!
法國畫家雷諾瓦,擅長運用細小、明亮與多彩的筆觸,表現出溫柔具詩意的氣氛。請你仔細觀察,畫家在《煎餅磨坊的舞會》中運用了哪些技巧與空間元素,讓畫中的戶外空間,營造出一種喧嘩、熱鬧的氣息? 你是否發現到了,畫面中前景的人群,比後面大上許多?正是因為這種「前大後小」的寫景技法,使 2D平面的畫面,立刻產生如3D立體般空曠、深遠的空間感。 加上畫家筆觸、用色及表現手法,運用「前重後輕、前實後虛」 的方式,讓整個歌舞昇平、群聚喧嘩、陽光耀動的氣氛,立刻感染給欣賞者喔!
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繪製了一系列城市空間的作品,他善於藉由人物的表情與構圖,在畫面中營造出一種的孤寂、憂鬱的氛圍,藉此表現出現代人內心的壓力與不安。 這件「自動販賣機商店」,描繪了夜間人去樓空的商店角落,一位女子正靜靜低著頭,獨自望著手中的咖啡,若有所思的孤獨倩影。 街道上一片漆黑,空無一人。但窗戶中卻映照出店中兩排整齊、明亮的燈具。一明一亮、有人無人,這樣的空間安排,對照出畫中人物什麼樣的心境?又投射了創作者什麼樣的內心世界?而作為欣賞者,在這樣的空間表現,又引發了什麼樣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