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展覽

展品欣賞
空間玩遊戲

我們都知道繪畫是平面的,而繪畫空間,指的是畫面中諸多要素之間所呈現出的空間關係。如何透過這些要素的安排、布置、構圖,呈現出我們所認識的、見到的現實世界,一直是藝術家們努力的目標。 而藝術,這種人類特有的溝通語言,在每個年代,因應社會結構與思維的轉變。人們對空間的感受、理解也會不同。相對的在詮釋繪畫空間上也就有所區別。 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不同時代,藝術家的眼睛,好好觀察、比較他們在繪畫中的空間表現吧!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埃及(新王國時期) 有魚池的庭園
尺寸:65.5*75cm,材質:版畫紙輸出製框

這是距今5千多年前古埃及帝國的墓穴壁畫。其功能是為了是讓死去的法老,在復活後能回到人世間所熟悉的一切。因此便將所有 人、事、物,用最清楚的角度、場景再現出來。 當時繪畫追尋的是「清晰法則」或「概念寫實主義」。畫師們極盡寫實的描繪法老生前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們仔細觀察作品的內容會發現,畫面中心的池圖,周邊圍繞著各式各樣的植物,但在俯視的角度下,卻畫出側面、特徵清楚的樹木。而池圖內的魚、鴨、蓮花,也以側面姿態栩栩如生的列隊優游。 請你仔細想想,如果畫家以俯視的角度來畫畫,這畫面,是不是有些不合理?怪在哪裡呢?猜猜看,埃及人又為什麼要這樣表現空間呢?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曼帖那:聖詹姆斯前赴刑場途中
尺寸:50x39.7cm,材質:版畫紙輸出製框

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應用精準的透視法,試圖重現出聖人趕赴刑場途中所發生的事件場景。讓整個時空凝結在事件進行的當下。 你看得出來畫家用什麼「技巧、角度、構圖」,來表現聖詹姆斯殉教事件,這充滿戲劇性張力的時刻呢?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佩魯吉諾:基督將鑰匙交給聖彼得
尺寸:42.5x70cm,材質:版畫紙輸出製框

看看這幅《基督將鑰匙交給聖彼得》,畫家貝魯吉諾為了要描繪聖經故事,在空間佈局上用盡功夫。 全作構圖均勻對稱,畫面整個空間圍繞著主角「基督與聖彼得」,有次序的由中心向左右及後側展開。畫家的布局讓畫面顯得均衡、平穩,用以烘托出莊嚴、肅穆的神聖時刻。 你有沒有發現!前景的人物與後面的建築物,以及廣場上地磚的分隔線,巧妙的暗示出空間的前後關係?這種設計讓我們的視線變得更深遠、更遼闊,前後位置的層次、關係也更清楚。這可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絕活-「透視法」呀! 貝魯吉諾就是深諳此道的畫壇高手,而他也是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的授業老師。他將這種構圖方式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們。因此,我們也可在拉斐爾的畫作中,看到這種已被運用地十分純熟的構圖方式了呢!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柯雷吉歐:聖母升天圖
尺寸:70x56.5cm ,材質:版畫紙輸出製框

文藝復興時期是濕壁畫盛行的年代,藝術家們於各類大小建築內進行創作。除了要克服這種特殊技法的限制,如:搭腳手架、磨製顏料、調灰泥,還要考量整體畫面的協調性、建築構件、聖經人物表現方式、教會要求等種種侷限。 更具挑戰的是,畫家要與時間賽跑。必須在牆面的灰泥尚未乾燥時,就要完成畫作。因此,濕壁畫的創作可說是一門大學問與大工程呢! 然而,四面八方的牆面還好處理,但仰頭而望的天花板,可就難上加難了!義大利帕爾馬大教堂圓形拱頂上的濕壁畫,因建築窗戶位置的限制,將可創作的畫面分隔成八角形,加上仰視的角度。大大的考驗了創作者柯雷吉歐的本事。 畫家大膽的運用了「前縮透視技法」,將聖經故事中的聖母、天使、信徒,透過一層一層往上延展的雲層,創造出無限延伸的空間。讓由天上而降的耶穌,帶領著眾人與地面上仰觀的信徒同昇天堂。 請試著想像一下,當你進入帕爾馬大教堂,抬頭上看拱頂的壁畫,會是什麼樣的感受?空間感是不是也隨著構圖、色彩向上提升呢?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維拉斯奎茲:宮女
尺寸:100x86.8cm,材質:油畫布輸出製框

文藝復興時期開啟了西方繪畫的新局面,而其後的巴洛克時期藝術家,除了更加活用透視技法、精確表現空間感外,進而開始嘗試運用多重表現方式,包含「光線、色彩、人物的表情、動作……等」,讓畫面顯得更活潑、流動,更具有戲劇張力。 當畫家自由的去探索空間佈局的可能性外,他們也企圖為畫面注入更多的個人情感,並記錄下他們生活的世界。 讓我們看看這幅畫,其中就蘊藏了非常有趣的空間佈局。讓我們抽絲剝繭一一破解吧! 畫中的主角是西班牙的公主瑪格麗特。旁邊簇擁著侍女、護衛、侏儒還有狗。但有趣的是,畫作背景中心的鏡子卻暗藏玄機。你有沒有發現,鏡中映照出兩個畫外之人?這兩人正是盯著小公主的王后瑪麗亞娜和國王菲力普四世。 這種鏡中畫的手法,讓畫面的空間延伸了,讓畫裡畫外產生連結。欣賞畫作的我們,彷彿融入畫面,就好像與國王、皇后並肩而坐。仔細想想,這樣的空間魔法真是空前絕後啊!觀眾不僅是畫外人,同時也是畫中人,時空都交融在一起了。而畫家真調皮,把自己也畫在作品中喔!瞧,左邊探頭出來,手拿畫具的翹鬍子先生正是西班牙畫家維拉斯奎茲,他正在趕繪這幅巨作呢!但,你會不會覺得奇怪,畫家在畫中,那誰正在畫這幅作品呢?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封塔納:空間觀念
尺寸:100x74.4cm,材質:油畫布輸出製框

20世紀的藝術,表現形式與空間設計面貌更加多樣化了。在1945到1952 年間,曾經誕生過叫作「空間主義」的藝術運動。而創作本作的義大利畫家-封塔那就是這個運動的代表人物。 他曾經說過:「我不願意去畫一張畫,我要的是開啟空間,創造一種新空間的藝術,是超越影像的平面表象。」這個想法非常具有開創性,但也非常狂妄。 有史以來,畫就是平面的,他究竟要如何創造出新的空間呢?畫中的那幾條黑線,正是畫家「解構空間」突破藝術傳統的創新作法。 他大膽的用刮鬍刀劃破白色畫布,破壞了平面繪畫的空間,讓畫布之後的空間釋放出來。畫作本身彷彿延伸到破裂的空間之後,裡外 空間產生串聯、延伸與想像。 甚至,他為了加強效果,在割破的洞後,再填上一些不同顏色的填充物,創造延伸空間內的新天地。封塔那不斷的在平面繪畫中做實驗,探索空間的各種可能性。 他的顛覆與突破,為繪畫開創了史無前例、全新的觀點與道路。是不是很酷呀!你或許可以親手試試,在平面的紙上割上幾刀,看看空間是不是產生不同的變化?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