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展覽

展品欣賞
我是接班人
尺寸:150x90cm,材質:油畫布+鋁製掛軸

台灣這片土地,是現在的我們與前人共同的符號、情感所連結;100年前的三少年,勇於在那樣的殖民時代下,藉由創作表達出對於家鄉土地深深的情懷、思念與認同;現在的我們,也該延續這股豐沛、堅強的信念,表達出屬於每個人的家鄉情感。

洪天宇:阿里山1800(阿里山空白風景系列之一)
尺寸:68.1x85cm,材質:油畫布輸出製框

你曾經搭乘小火車到過阿里山看日出嗎?你知道嗎?其實阿里山的鐵路是在日治時期為了將山上的木材往下送而建設的。原始的阿里山上,是一大片的森林生態,但隨著工業化、觀光業的發展,一步步的自然生態面貌有了不一樣的變化,經由藝術家洪天宇,一系列的連作作品,一步步來了解阿里山的歷史,同時也感受到藝術家要透過這一系列的作品與特有的留白創作手法,告訴觀眾環境保護的重要觀念。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洪天宇:阿里山1900(阿里山空白風景系列之二)
尺寸:68.1x85cm,材質:油畫布輸出製框

日治時期,因為日本人的統治,整個台灣社會開始了許多建設,也有了很多神社的設立,這些建築所使用的木材多為阿里山上往下運送的建材。這件《阿里山1900》作品,鐵路與運送木材的火車,將原始的森林大肆破壞,洪天宇以他最著名的「留白」手法,表達大自然被人為破壞、有機物件的介入等,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完全白色的鐵軌,白色綑綁木材的鐵鍊,和砍伐而來將要運下山的木材,帶有一種詭異的藍白紫色調,對照上幅的原始模樣是不是差距很大?接著我們看下一幅作品,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洪天宇:阿里山2000(阿里山空白風景系列之三)
尺寸:68.1x85cm,材質:油畫布輸出製框

隨著砍伐業的沒落,現在阿里山的火車主要是以載運觀光人潮為主。我們從這幅作品中看到,阿里山上的櫻花開得茂盛,觀光客也多著迷於此美麗的景色,然而洪天宇卻在這美麗風光上,留下一大片的空白,這樣強烈的畫面對比,強調出人為的破壞、大型機械的介入。他希望可以透過一系列的連作作品、與畫面強而有力的震撼,喚醒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更重視思考人類文明進步的當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認真思索人與大自然之間共存的關係。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黃步青:消逝的記憶
尺寸:70x58.4cm,材質:相紙輸出製框

黃步青出生於彰化鹿港,師大美術系畢業後,在1981年就前往法國繼續深造;早期的黃步青還是使用素描進行創作,1987年從法國返回台灣後,他就開始以當時前衛的裝置手法進行創作,透過他所挑選過、進行組合裝置的物件,能夠創造出環境與人之間的不同對話。然而,在他一直關注的創作題材中總是脫離不了「家鄉」!不論是早期繪製鹿港的生活景象、小鎮風景,還是這件著名的裝置藝術作品《消逝的記憶》,他總是關注著自己家鄉的土地情感。這件創作是利用抽屜收藏的概念,將許多老照片置於其中,拼湊出記憶中的一棵樹,是不是相當有趣且富有創意?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李明則:左營蓮池潭
尺寸:30x110cm,材質:藝術紙輸出製框

李明則長期住在高雄左營的眷村,自己的畫室就靠近著名的觀光景點蓮池潭。運用他主觀的想像力,來詮釋他觀察到的台灣社會與風俗民情,各種民間故事、傳說、民俗典故和武俠漫畫情節…等,有著穿著古裝的仙骨道人、有著代表中國儒家思想的至聖先師孔子,通通都畫進這些風景地標物上,形成一個奇幻有趣的想像世界。仔細觀察,畫裡還有哪些有趣的人物和景物?如果能對照陳進所畫的《春秋閣》,所繪的也是同樣的地點,這兩件前後差距近40年的作品,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

黃銘昌:椰風(水稻田系列之24)
尺寸:55.3x80cm,材質:油畫布輸出製框

出生於花蓮瑞穗的黃銘昌,從小的生長環境就是鄉村田野,他曾說過說:「水稻田是我兒時的遊樂場,田裡有青蛙、蝌蚪、蝴蝶,我在稻禾間尋找著無盡的寶藏。」正因為如此,黃銘昌從創作中追尋童年的鄉村回憶,尤其對於「稻田」有一股難言的狂熱眷戀。這幅《椰風》畫的是他在新店畫室附近的郊區景象,他以大片連綿的稻田與熱帶的植物「椰樹」作為畫中的主角,在這個過度發展的文明當中,他以獨特且細膩的筆法,一筆一畫在油畫布中「種」出綠意盎然、陽光滿佈的水稻田,讓人隨著黃銘昌的作品,彷彿走進那生活中即將消逝的美好景象。仔細觀察,你相信嗎?這麼精細像是照片的畫作,真的是一筆一筆畫上的呢!

語音導覽

000:00:00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