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場域,從來不侷限於教室,114學年度廣達《游於藝》計畫「生活畫市集」主題在雲林縣12所聯盟學校展開巡迴,並於10月28日及11月11日,帶領小尖兵們走出校園,分別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及嘉義食品工廠,展開兩場別開生面的導覽培訓,實地感受「藝術」與「產業」導覽的多元面貌。
產業現場:從傳統到創新的轉型之路
在嘉義的食品工廠中,孩子們認識了從傳統貢子到多元化產品的發展歷程。工廠堅持品質與不斷創新的故事,正是臺灣中小企業韌性的縮影。透過專業導覽,學童們發現,原來每日餐桌上的食物,背後蘊藏著從生產、製造到品牌轉型的完整歷程,是一堂最真實的社會科學課。

故宮南院:穿越千年的美學對話
本次培訓特別邀請故宮南院導覽志工,以生動的敘事帶領學童深入文物背後的文化脈絡。從商周青銅器的紋飾意義到宋代瓷器的工藝之美,深奧的知識化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適逢故宮南院十週年,孩子們更榮幸參觀「甲子萬年—故宮百年院慶特展」,親眼見證北宋山水三大傳世名作—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與李唐〈萬壑松風圖〉的限展合體。千年筆墨在孩子眼前流轉,帶來震撼的藝術體驗。
從炊器到國寶:與歷史的零距離接觸
「這鼎…是煮湯用的?」在商周青銅器「嬰祖丁鼎」前,學童們發出連連驚嘆。透過導覽員的細心解說,這件三千年前的祭祀炊器,不再只是博物館內的陳列品,而是能訴說歷史、承載文明記憶的「鎮館之寶」。
廣達文教基金會始終相信,一場精彩的導覽能讓沉默的文物開口說話,也能讓日常食物化身為深刻的學習素材。雲林的導覽小尖兵們在此次跨域培訓中,不僅拓寬了視野,更積累了未來導覽的豐沛養分。我們期待,這顆藝術與生活結合的種子,將在孩子心中持續發芽、茁壯。
圖片提供: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藝術中心
文字:楊欽智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區、嘉楠食品光觀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