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飛離台灣,您現在跟圖中的旅客一起看到的景點是日本的富士山! 浮世繪是日本代表藝術形式之一,這種藝術的繪畫內容大多是描寫民間風俗百態,其版畫色彩鮮艷、流傳性廣,也成為用來紀錄觀光名勝的重要媒介。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一生代表作無數,甚至影響到了西方藝術家莫內跟梵谷。除了最著名的作品《神奈川沖浪裏》,他的富嶽三十六景描繪了從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的景色。 葛飾北齋採用透視技法,圖中富士山位於畫面中央形成消失點,遊客聚集在五百羅漢寺的榮螺堂遠眺,有人坐著、有人靠欄杆欣賞、有人則指著富士山,非常熱鬧。 觀看這張圖你是否也覺得自己成為群眾的一部分,看見一樣的景色呢?
現在抵達的地點是泰國! 郭雪湖是臺灣重要的膠彩畫畫家,創作上融合中國傳統水墨畫風格與東洋畫,並且將臺灣風俗民情納入了創作題材。 這幅畫是一九五五年郭雪湖與同是畫家的楊三郎同赴泰國寫生的作品,郭雪湖受到泰國古老文化吸引,速寫了當地的古老寺廟、水鄉風光與各式各樣的古蹟。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寫生技巧以及當地的建築特色。
說到旅行就想到地圖,現在我們可以使用手機、車子的導航系統與衛星定位。但仔細看看這張古代的木刻版畫地圖,正是當年西方傳教士南懷仁為了向康熙皇帝介紹世界地理所特別繪製的版本。 16-17世紀是西方地理大發現最蓬勃的年代,因為人們對世界地理有了更多進步的認識,畫地圖的工具與技巧也比以前精準許多。許許多多的傳教士為了在中國傳教,更是親自繪製與翻譯了多種版本的世界地圖。這些地圖除了畫出五大洲與四大洋,還引進了當時最新的世界地理觀念,破除了古人天圓地方,讓人知道地球是圓的等概念。空白的地方還繪有圖說,畫出了奇魚、怪獸、帆船、洋流的豐富資訊,滿足觀賞者對世界的好奇心。
哇好精緻的野餐籃!沒錯,這正是一個古代版的象牙便當盒。跟現代的便當盒一樣,古代食盒也分為多層,可以方便攜帶食物出遊。甚至古人也攜帶茶具跟文房四寶一起出遊,這些專門旅遊的用具稱之為「遊具」。有沒有覺得古代人也很講究呢? 仔細觀看這四層食盒,精緻的象牙薄片上每層都雕刻了人物、鳥、獸、庭園景物和船,鏤空背景如同絲線一般細的線條巧奪天工,提把刻出了中國傳統的八仙人物,並且盒身、提手等間接染有淡藍或紅色點綴,推測觀賞應該大於了實用目的。
旅行的時候你會攜帶什麼東西呢?富春山居圖卷(子明卷)可以說是乾隆皇帝出巡時的好旅伴了。雖然乾隆沒去過富春,可每到出遊有感的地方,他便就會拿出圖來比較、玩賞、蓋章、題字一番。然而你知道嗎?乾隆收藏的這幅黃公望的中國傳奇名畫卻是仿作! 真正的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八十二歲時回鄉畫下將近七百公分的長卷,他以書法精簡的精神表現了山和水神韻,筆墨活潑並且線條豐富,是許多畫家學習臨摹的對象!然而這幅命運多舛的傳奇畫作卻曾差點被燒毀,真跡分成了兩段《剩山圖》與《無用師卷》。乾隆皇帝當年同時收藏了真跡和仿作,也幸虧他將子明卷誤當成了真跡,才使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真正保留相對完整的富春山居圖。不過,子明卷同時也是用來還原真跡燒毀部份的重要參考資料。
哇好熱鬧的城市啊!現在我們穿越時空抵達的地方是金陵,也就是現在的南京。楊大章是清朝乾隆時期的宮廷畫家,從「仿」宋院本金陵圖這圖名可得知,這幅圖是模仿《宋院本金陵圖》。金陵是中國歷史上最多朝代建立的城市,擁有六朝古都之稱,因此畫家繪製此題材多描述了此城市的富庶繁榮。 本畫的構圖形式與清明上河圖類似,都是先繪鄉村景色,再走入喧囂擾攘的城市之中。從城外的悠閒農村生活,隨著畫卷展開進入人來人往的金陵城內大街,有算命的、酒樓和當鋪各種店面,還有許許多多古代交通工具,比如馬匹、貨車與渡船和駱駝商隊!楊大章以細膩寫實的筆法畫出了城市豐富的風土民情。
這張華麗的捲軸是十二張月令圖之一的九月。月令本來指的是依照十二個月頒佈的政令,用在畫名裡則是表現不同月份的習俗活動。十二月月令圖是描繪農曆一月到十二月間民間風俗的一系列畫作。作者不明,很可能是乾隆時期的宮廷畫家所繪。此幅宮廷畫作描繪細膩,不同的月份畫出了不同的代表植物表示出了季節。還融入了西洋透視法,建築與布局的安排十分講究。 在古代,九月九日重陽節的習俗是登高與賞菊花,因此人們往往會在這天提著酒食出遊爬山和舉辦菊花會。畫中上半部有人在山上野餐喝酒吃東西,下半部則是遊人特別打扮在花園賞菊、甚至用小船送花的情景。你會想參與哪一種活動呢?
畫面中心是廣闊的水域,紅色的楓葉點綴其中,可以看出季節應該是秋季,呼應了秋江待渡的主題。仇英擅長畫山水人物、花鳥、建築,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明四家,這是他存世唯一一件大尺寸的全景式山水畫。 大多數的山水畫都以山為主體,而〈秋江待渡〉卻以水景為重心,遠處的山更讓景色顯得壯闊。畫中的人物白衣男子坐在岸邊和隨行人談話,等待渡船。另一邊的船上,「等等我啊!!」彷彿聽見了背著行李的人正要衝上船著急地大喊,而船夫正伸出手在吆喝他快快上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