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展欲以「旅行」概念探討與賞析多元國家的藝術與文化價值,讓學生從生活化主題認識藝術史上的重要的作品、藝術形式與媒介,增廣對世界的認知;最終回歸台灣,貼近鄉土,重新審視生活周遭的美景。過程中學生得以從熟悉的議題出發,接觸與建立藝術美感知識,進而提昇素養與精神,並在結束後重新激盪思考如何規劃一場旅行,完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
展覽概述
你喜歡旅行嗎?又是為了什麼而旅行?
古今中外,不論年齡、性別、階級各有不同旅行的意義與目的。旅行也不只是到一個新的地點遊玩,它比我們想像的要豐富許多。從古至今不少人留下了旅行的紀錄,尤其透過藝術品讓我們找到豐富的指南!讓我們藉由觀賞藝術品,來上一場穿越時空和地點之旅。在本展覽中,我們可以看見諸如中國、日本、台灣與橫跨千年朝代自隋至今的旅行。
展覽分為四大主題:「各色旅遊名畫揭密」先介紹各種旅行模式,思考何為「旅行的意義」。「解鎖古人的行李箱」介紹旅行需要做的事前準備,比較古代跟現代旅行攜帶的行李有何不同?在「觀賞山水品味人文」中,我們可以重遊古人喜歡的地點,並體會古人旅行的心境。看完這些景點,你知道「此生必訪台灣景點」有哪些嗎?台灣藝術家又是怎麼描繪自己家鄉的景色呢?
讓我們做好準備,一起來場筆墨行旅吧!
年表
東亞旅遊發展歷史
主題一
在古代,旅行並非易事,需要有錢、物資、安全的保障,通常平民難以留下紀錄。現今我們看到可被記錄下來的古代旅行,大多是有一定地位和財力的人,亦或是為特殊目的才得以被留存下來。除了遊玩,旅行的目的也還有出巡、出差、宗教朝聖與不得已的逃難旅行等……
主題二
在出發去旅遊前,你知道要準備什麼嗎?除了地點挑選,攜帶物品、交通、時間都是必須被納入旅行考量的重要因素。而在不那麼方便的時代,古人又要怎麼做呢?
主題三
什麼?!雲端旅遊古代就有?古人的旅遊跟我們現在類似,一種是親自到訪真實的景點;一種透過觀看他人的繪畫作品,幻想自己神遊其中,這種方式可以稱作「臥遊」。我們可以從藝術品看到實景的紀錄,也可以在非寫實的山水畫發現古人參雜了自己對理想世界的想像,所營造出來的美麗世界。
主題四
臺灣的歷史、族群、文化豐富,在不同的階段旅遊方式與規模並不相同。現在我們熟悉的旅遊業其實起自西方19世紀的英國,並且被日本引入,才成為普羅大眾都可以花費得起的模式。隨著這樣的變化,旅遊相關紀錄也從文人繪畫寫作、政府留下的地圖,轉成藝術家出遊寫生、或者一般民眾買得起的紀念品、紀念章等等如今我們熟悉的模式。